廖章程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发展,教师为本”的观念已为世人公认。学生的发展取决于教师,学校的兴衰依靠教师。发展教育,解决教育问题首先得解决教师问题。虽然影响教育发展的因素很多,但教师这一因素是最重要的因素。
我县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推动了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但由于多种原因仍然在部分教师之中出现了职业倦怠现象,制约着我县教育的发展。职业倦怠的表现为:工作内在动力消失,工作激情枯竭,工作满意度下降,对教学产生厌倦感等不良心理问题。在部分教师访谈中,当问及“你对教师职业的看法”时,很多回答是“当教师没意思”“教师待遇太低”“教师工作压力大”“学生厌学,难以管理”,存在消极应对状态,从中可以看出很多教师仅仅将教师职业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已失去了价值感。
一、 原因分析
1、 各种压力叠加于教师之身
教师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从调查中发现,压力来源于升学率、教学任务、社会期望、课程改革、家庭生活等方面。尽管新课程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但社会对升学率的追逐并未偃旗息鼓。由于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并不完善,升学率仍成为了学校考核教师的主要指标。
2、 经济待遇低,与付出不匹配。
工作辛苦,压力大而回报低,必然使教师产生不公平感,自己的智力才能,精力投入程度不比其他行业差,而生活的状况却很不如意,必然会导致严重的挫折感,其结果导致职业倦怠。我们的教师每月收入多数人员都集中在1200左右,除去交通费、通讯费、生活费、子女教育费之后所剩无几。有很多教师还在为生计而烦恼。奉献,淡泊名利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的,低待遇难以唤起工作激情。
3、教学技能尚待提高,缺乏成就感。
教师能不能发现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对工作热情,创造性、积极性的发挥都很重要,否则就可能成为贩卖知识的工具,难以发现工作的意义。而我县的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由于缺乏有效的教学能力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再加上家庭教育的不配合,不利的社会环境影响,即使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得到的往往是令教师失望的学生表现。这都严重地挫败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效能感受,缺乏工作上的成就感。这也是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之一。
4、学校管理的影响
目前,我县多数学校在管理上基本上是以一种刚性管理为主,以教师的工作量和教育教学质量作为评价教师的唯一手段。在执行制度、质量奖惩上无经费兑现,造成了“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有无成效一个样”的局面,再加之学校管理人员与教师的沟通少,一些不良的心态未及时疏理,教师的消极情绪必然产生,出现职业倦怠现状。
二、消除职业倦怠的建议
1、 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
政府应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改善教师的生存环境。在国家相关政策特别是绩效工资问题还未兑现之前,要给广大教师作好解释说明,让他们有盼头。同时在教师节、春节之时,政府应拿出一定的资金进行慰问或奖励,体现党和政府的关怀,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激情,确保我县教育可持续发展。
2、转变应试教育的评价体系
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应试教育的思想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成为了新课程改革的瓶颈。首先,改变传统观念,树立素质教育观念,不能单纯地以升学成绩作为评价教师的唯一依据。其次,在考试内容上、方法上应有实质性的突破,要在考试中特别重视新课程改革精神的反映,学生整体素质得到体现,使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合理地得到测评,正直地发挥评价的导向和调控作用。
3、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
让教师的职业技能不断提高,是消除教师职业倦怠的一个重要方面。广泛开展师对师帮扶活动,多请教育名师来我县讲学,传授新理念、新方法,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派出教师到教育先进地区参观学习。
4、提高学校管理人员的素质,优化学校管理
学校要可持续健康发展,管理团队的作用不可忽视。对学校的管理要苦心经营,要有全局思想,要有可持续发展思想。学校管理在很大层面上取决于校长的管理之道,把学校经营得好,是消除教师职业倦怠的一个重要保证。
① 管理要有信度
校长治校必须要有信度,有信度才会有效度。校长的信度取决于管理之中的用人之道,知人善用,要注重行动的跟进。凸现过程,重细节。用行动跟进催生学校的凝聚力,形成学校的向心力,增强学校的战斗力。
② 管理要有高度
校长要高位思考,所任角色是做办学的赶路人。学校要持续发展下去,校长不能仅停留在解决现实问题上,而忽略了学校的长远发展,教师的生命成长。要把关爱学生,关爱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管理方向,服务学生,服务教师。
③ 管理要突出重点
校长管理学校要抓住生存与质量这两大主题,确立以质量求生存,以生存求发展的思想。把服务社会,服务学生,服务教师的意识始终放在首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