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冷眼看世界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日志

 
 

杨家将  

2017-01-13 14:27:22|  分类: E-0文学欣赏(转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这是宋朝历史中真实的杨家将故事

一部《杨家将演义》的故事流传广泛,几乎家喻户晓。小说讲述的是北宋杨业一家,世代尽忠,抗辽保国的故事。故事虽然发生在北宋前期,但至北宋中叶就已流传天下了。到了南宋,民间艺人将杨家将的故事编成《余烬录》等话本传播。进入元代,随着异族压迫的深重,杨家将故事又出现了杂剧《昊天塔孟良盗骨》等。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民间艺术家在传说和戏曲的基础上,改编出历史演义小说。主要有纪振伦(秦淮墨客)校阅的《杨家府世代忠勇演义志传》(简称《杨家府演义》)和熊大木的《玉茗堂批点按鉴参补北宋杨家将传》(又名《北宋志传》、《杨家将演义》)。这两部书使得杨家将故事基本定型。虽然这些小说戏剧及说唱作品的内容与历史事实出入很大,但却成了抗击外族入侵的英雄传奇。

《杨家将演义》是一部较优秀的通俗小说。书中的杨业、杨延昭、杨文广原型,在《宋史》都有传。在杨业死后六十多年,杨文广还活着的时候,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就写道:“父子皆为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至今天下之士,至于里儿野竖,皆能道之。”另一文学家苏辙在出使辽国,经过古北口“杨无敌庙”时,写下“驰驱本为中原用,尝享能令异域尊”的诗句。

一提到杨家将,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杨业,因为他是杨家将的第一代。然而,历史上的杨业与杨家将故事中的杨业却不尽相同。

杨业本名叫杨重贵,又名杨继业,并州(今山西太原)人,官至云州观察使、判代州,死后赠太尉、大同军节度使。杨业的父亲杨信,曾任后汉的麟州(今陕西神木)刺史,趁五代混乱之际,占据麟州,自称刺史,由于时局的动荡,先后归附过后汉、后周。大约是在杨信归附后汉的时候,为了结交当时任河东节度使的刘崇,便将少年杨重贵交给刘崇。后杨信投靠了后周,杨重贵便留在了太原。杨信死后,以其子杨重勋(杨业的弟弟)继任刺史,又以麟州归附了刘崇。其后,杨重勋又归附了后周。虽然有这样的反复,但由于处于五代混乱特殊的年代,杨重贵在太原的生活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年少英武的杨重贵很受刘崇的看重,他把杨重贵收为养孙,改名为刘继业。刘继业先担任保卫指挥使,以骁勇著称,以功升迁到建雄军节度使。由于刘继业战功卓著,所向无敌,北汉人称“无敌”。

《续资治通鉴》提到,当宋军攻打太原时,刘继业在太原城头苦战防守,甚至北汉主刘继元投降以后,还在坚持战斗,直到宋太宗派刘继元亲自招降,刘继业才大哭解甲归降。《辽史》中有辽将耶律斜轸在后来杨业战败被擒时,责问杨业说:汝与我国角胜三十余年,今日何面目相见。可见刘继业在北汉时期主要的对手是辽国。虽北汉一直臣事辽国,但处于强势的辽国还是经常侵掠北汉的边境,刘继业为北汉守边,经常与来犯的辽军交锋,虽然规模不大,但三十余年从未处于下风,这样的经历让刘继业积累了边防的丰富经验。

北汉灭亡以后,刘继业归降宋朝,宋太宗素知他的威名,授予左领军大将军,郑州防御使。并复本姓杨,单名业。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宋太宗征辽,大败于高梁河(今北京西直门外)。宋太宗单骑奔逃,陷于泥淖,幸得押运粮械的杨业父子所救,并力斩辽军二员大将,击退辽兵,宋太宗才得以坐驴车逃脱。宋太宗以杨业对防御辽国有丰富经验,派他到代州为三交驻泊兵马部署,受潘美节制。其后,辽国大军从雁门大举进攻,杨业从小路率领数百骑兵绕到辽军背后,与潘美的部队前后夹击辽军,斩杀辽国节度使驸马侍中萧咄李,生擒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诲,缴获很多兵甲战马。杨业也因功升为云州观察使。此后,辽军望见杨业的旌旗,便不战而走。也因此杨业的称号从北汉的“无敌”到了大宋的“杨无敌”。

守边的主将忌杨业威名,屡次向宋太宗上书,诽谤杨业。宋太宗封其奏章,交给杨业,以表示对杨业的信任。而实际上书诽谤杨业的人,很可能就是潘美。潘美对杨业早就心存嫉妒,这样的心理,在特定的时刻就会表现出来。雍熙三年(公元986年),宋太宗派出三路大军征讨辽国,其中潘美为西路军主将,杨业为副将。起初各路进展顺利,杨业一路夺取了辽国的寰、朔、云、应四州。在辽国萧太后率倾国精锐救援的情势下,宋军主力军中路曹彬首先失利,损失严重。宋太宗命令各路人马班师,后又命潘美等率领大军将收复四州的民众迁移到内地。当时,辽国十余万大军已经攻破了寰州。辽军兵力占有很大的优势,潘美、杨业等人的任务只是迁移民众,不需要与敌人决战。杨业与辽国交锋多年,深知边境地势,他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的判断非常正确,他向潘美进言,以不与敌人正面交锋为万全之计。但是护军王侁却不以为然,非要与辽国正面交锋,并以怯敌嘲笑杨业,他说:“我军多至数万,乃畏懦如此,岂非令人耻笑?为今日计,竟趋雁门北川中,鼓行前进,堂堂正正的与他交战一场,未必定他胜我败。”杨业摇首道:“胜败虽难逆料,但他已两胜,我已两败,倘或再至挫衂,后事更不堪设想了。”这是知己知彼之言。王侁冷笑道:“君侯素号无敌,今逗挠不进,莫非有他志不成?”小人之口,真是可畏。杨业愤然道:“业何敢避死,不过因时尚未利,徒令杀伤士卒,有损无益。护军乃疑我有贰,业当为诸公先驱,须知业非怕死哩。”。而作为主将的潘美,也是经验丰富的将领,应该知道在敌众我寡下应采取什么策略。而且此行的任务不是与敌交锋,只是迁移民众。但此时由于嫉妒心理的作怪,他却没有支持杨业的意见。最后杨业力争不果,只能冒险出击。行前,他和潘美约定,让潘美在陈家谷部署步兵强弩接应。杨业知道此行很难取胜,潘美在陈家谷设伏接应,还有成功撤退的希望。杨业出击以后,王侁等人在陈家谷等了很久没有消息,以为辽军已经败退,为了争功,率领部队出击,前进不久,得到了杨业败退的消息,又慌忙撤退,完全把陈家谷设防一事丢到了九霄云外。杨业力战尽日,转战到陈家谷,没有看到接应的人马,非常悲愤,再率领部下力战。杨业身受几十处伤,仍手刃敌军数十百人。此时左右殆尽,战马重伤,自己已筋疲力尽,最后被辽军生擒。杨业子杨延玉以及部将王贵、贺怀浦全都力战而死。另一子杨延昭因求救兵负伤冲出重围得脱,杨业被擒不屈,绝食三日而死。

     战后,潘美降官三级,王侁革职除名。宋初的一代将星就这样在内部的倾轧下殒落了,能不让人感慨唏嘘吗?

(本篇完)

  评论这张
 
阅读(131)|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